Sent to you by PenPen via Google Reader:
直覺、同理心、熱血,改成「不決定」?
by Mr. 6 on April 13th, 2010, 目前尚未有留言, View blog reactions最近仍一直在看「科學報導」,許多報導都蠻有意思,但往往又因為網路上太多趣聞,就選寫了網路、丟了科學報導。今天乾脆就一次把最近看到頗有感觸的三篇丟上來,順便淺談最近悟到的「不決定」哲學。
第一篇是關於「直覺的錯誤運用」。最近《富比士》轉載了麥肯錫顧問公司訪問了兩位學者,我們知道,無論是做網路的,還是在企業體制內,常常有點子、常常需要做一些新的決定;每次一有機會想點子,常常自己已經先想出一個,或者已經先知道答案了,但為了預防萬一,還是再想了一下,想了之後,愈想愈沒把握,但又還是想不出一個結論?科學家想知道,到底在哪些狀況下,我們可以相信自己的「直覺」?有趣的是,依這兩位學者的背景,他們對「直覺」的看法應該會不太一樣才對,但是,麥肯錫的訪談中,卻讓他們說出了相似的建議──
兩位科學家表示,首先我們要小心的定義「相信」,所謂相信直覺,不是直覺來了就全盤接受,而只是將直覺列入選項,作為參考,可能選它,可能不選。這種「不是全盤接受、卻又接受」,可能是善用直覺的第一步。科學家說,直覺絕不能以它的「面額」來計算,直覺看起來永遠總是這麼理直氣壯,如此理所當然的應該是這樣!事實上,它只是一個參考罷了,而厲害的人,會自動先排除他對直覺的過度的信任,卻也會好好對待這個難得的直覺。
他們也提到,如何判斷「直覺」是否有「參考價值」?不妨將直覺「歸類」,再來分析看看「這一類的直覺」產生後,是否會進入某種修正循環(feedback)?如果你是一個已經有十年經驗的高階主管,已經面試了幾千個人並聘用過上百個人,那麼當你看到一個新人而直覺告訴你「不該聘用」,應該好好的相信此直覺,因為這一類的直覺是座落在一個你曾經做過的循環裡,無論我們是否有意識此直覺的存在,它肯定不是第一次產生,因此較能被確認。
從這邊可以看出,「直覺」不一定是好東西,我們要想辦法隔一層起來保護自己,不要隨便受直覺所隨機亂舞。
來到第二篇報導--
第二篇報導則是關於「同理心的錯誤運用」,科學家已經發現,在人類大腦產生「同理心」所用到的腦網路,竟然和「暴力」所用到的腦網路幾乎一模一樣!報導在說,綜觀所有動物之中,人類是同理心最強的動物,但同時剛好也是最暴力的動物!你說,老虎應該比人類還暴力吧?不,報導說,常有人類產生脫軌之作,譬如一口氣殺好幾人的連續殺人犯,還有彼此之間大規模的戰爭。這樣看來,「同理心」和「暴力」是人類的特質,剛好「同理心」和「暴力」的時候腦部的運作竟然是差不多的,所以,我們可以說,人類互相攻擊,是因為「太了解對方」?
這本身是很奇怪的事,因為照理來說,就是因為人類可以感受到對方的痛苦,所以才會抑止自己的暴力行為啊!但顯然,到了某種程度,人類的暴力行為,根本就是為了要讓對方痛苦而產生的。假如根本感受不到對方痛苦,那麼也不會產生這麼嚴重的暴力行為!仔細想想,會發現這個其實很有道理,許多衝突,都是起源於「互相傷害」,你傷了我,所以我要傷了你,在同理心的幫忙下,我們想做一些事情來給對方好看。
其實,套一句話:別人怎麼感受、怎麼想,關我們屁事?自己快樂就好了!所以,同理心不是好東西,要學會在某些時候「隔起來」,讓自己感受不到,不是嗎?
到了第三篇的文章,則是探討「熱血的錯誤運用」,其實不該說熱血沒用,而是總有比熱血還要更好、更妙的辦法?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,找來一群人,將他們分成A、B二組。他們先請A組看了一則10分鐘的影片,全都是病奄奄的病人,打噴嚏、咳個不停的,真是慘,而B組呢則看一些耍槍枝的和英雄有關係的影片。科學家在看影片前與看影片後,都為這一群實驗者抽血,再將這些血,放到病毒的環境裡,觀查白血球對抗病毒的狀況,結果,他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──
他們發現,B組的實驗者的白血球,一碰到病菌,會產生比之前更多6%的抗體,大概是看到一些雄糾氣昂的耍槍影片吧!熱血沸騰!所以打病菌也打得特別過癮!但是A組呢,看了一群病奄奄的病人,照理說應該「high不起來」,也沒有熱情,沒有英雄?
錯了。沒想到,A組的血液竟然出現了比B組還激烈的反應,他們的白血球,竟然能夠產生比以前更多23%的抗體!
一組是看熱血沸騰的影片,另一組看了病奄奄的影片,沒想到,竟然是看了病奄奄的影片的抗體比較能夠抵擋病菌。他們說,這一定是人類的自我防禦系統,一旦看到一堆病人,就自動提高了警戒!
看了三篇報導,我只想到一個有趣的結論,也是最近的感受──
在現今的時代,我們的時間運用其實處於史上最高的效率狀態!譬如以前我們可以接受,找一個地址必須翻箱倒櫃找黃頁,找到以後再翻翻翻,翻到那一頁,再用紙筆抄下來,找一個公共電話,投入錢幣,打給對方;我們辦理一件事情,以前可以坐公車慢慢到該單位,領號碼排到以後再用筆來填寫報名表,現在則都一定要在線上就完成,頂多被要求印出一張紙再傳真給對方,已經是「極限」了……。
現代人的時間愈來愈壓縮,於是,做決定的時間也愈來愈倉促。什麼都變得倉促,結果就是,沒時間去「再想一次」。
我曾經在此問題中,後來我發現有一個方法不錯,那就是──
「不決定」。
「不決定」是一種藝術,雖然沒有決定,但其實你已經在走了,只是刻意的、不將決定說明白而已。當我們處於「不決定」的狀態下,我們也會比較東張西望,因為我們還沒決定,我們會讓自己隨時保持警覺、盡量的準備好,隨時處在要下決定的狀態下。另外,以「不決定」來待人處事,其實也可以避免衝突。大家的時間都被壓縮了,如果還是要強迫自己的決定速度「跟上腳步」,會發現自己身陷暴躁。
久而久之,竟會發現,決定的人,因為走錯了、走衝了,反而等於沒有決定;而不決定的人,彈性最大,也得到最後的果實。

- 李居儒 發表於 網站代理
- 秋天大白菜 發表於
- Davy 發表於 Chatroulette再創「隨便配」的國際流量,還有哪種隨便配法?
- mac 發表於 新站馬拉松No.18:DIY留學申請Top Admit (topadmit.com)
- Lin 發表於 新站馬拉松No.18:DIY留學申請Top Admit (topadmit.com)
- 網路創業達人 發表於
- Jaden 發表於 新站馬拉松No.18:DIY留學申請Top Admit (topadmit.com)
- 罗sir 發表於 創業家平台介紹一:城鄉禮讚台北嘉年華
- t.t. 發表於 嬰兒衣服交換網站「ThredUP」重新開站,繼續將「容器」融入商業模式
- Dennis 發表於 小小的改造一下金流,好多老創意都可以「新爆紅」?
- firestoke 發表於 漫談「輕鬆塗鴉牆」的未來
- iris 發表於 嬰兒衣服交換網站「ThredUP」重新開站,繼續將「容器」融入商業模式
- 台南優質書交換網 發表於 嬰兒衣服交換網站「ThredUP」重新開站,繼續將「容器」融入商業模式
- 方让 發表於 嬰兒衣服交換網站「ThredUP」重新開站,繼續將「容器」融入商業模式
- ven 發表於 嬰兒衣服交換網站「ThredUP」重新開站,繼續將「容器」融入商業模式
- 路人 發表於 新站馬拉松No.15:Saja!殺價王 (saja.com.tw)
- L 發表於 嬰兒衣服交換網站「ThredUP」重新開站,繼續將「容器」融入商業模式
- 頂級網頁設計 發表於 創業家平台介紹一:城鄉禮讚台北嘉年華
- 頂級網頁設計 發表於 嬰兒衣服交換網站「ThredUP」重新開站,繼續將「容器」融入商業模式
- 阿豪 發表於 嬰兒衣服交換網站「ThredUP」重新開站,繼續將「容器」融入商業模式
- 嬰兒衣服交換網站「ThredUP」重新開站,繼續將「容器」融入商業模式
- 創業家平台介紹一:城鄉禮讚台北嘉年華
- 新站馬拉松No.18:DIY留學申請Top Admit (topadmit.com)
- 小小的改造一下金流,好多老創意都可以「新爆紅」?
- 漫談「輕鬆塗鴉牆」的未來
- Wikileaks美軍殺戮片談「網路影片」最大貢獻:看到人生真實畫面
- Fashion Stake案例有感:如果大家都想打破Middleman,那麼它絕不是夢想
- 新站馬拉松No.17:dBuggr.com
- 網路人跨行來做「睡眠創業」,還有呢?
- 美國版的犀利哥大改造,竟靠「贈品」就乞得雙倍錢?
- 大陸內地育成小聚就在本周五舉行,兼談創業家「另一手策略」
- YouTube行銷硬成績!Shoes of Prey一周產生50萬人拜訪加數萬筆客戶名單
- 從「Second Porch」案例討論跟著facebook開網站到底是值或不值?
- 新站馬拉松No.16:命運賓果 (apps.facebook.com/fate-bingo)
- 新站馬拉松No.15:Saja!殺價王 (saja.com.tw)
- 新站馬拉松No.14:業務幫 (salesparty.com.tw)
- ArtQuiver線上畫廊,大膽推出「免費再買回來」的驚人終身保證計畫
- 漫談賺錢與創業的關係
- NeoGAF網友共製的超暴力遊戲即將推出,網路上利誘網友還不如「怒誘」?
- CQ的時代早已經開始,早有人默默開始自加IQ?
- 新站馬拉松No.14:MY樂透 (www.myleto.cc)
- 新站馬拉松No.13:Richi部落格小費箱 (author.richi.cc)
- 2010年網路服務殺出重圍妙方:拉高定價三百五十倍?
- NET-MBA請益之旅2開始(中國大陸市場行銷交流),歡迎企業報名
- 公關新聞稿大舉入侵澳洲媒體攻佔55%新聞,震驚英語系國家
- LOOKBOOK.nu青少年自拍網站,如何和衣服品牌AA進行巧妙2階段行銷活動
- 你是喝茶的還是喝咖啡的?談「咖啡派」在美國Facebook六周爆紅事件
- 大多人都自以為是,商機正藏在「自以為是」裡?
- Chatroulette同時上線人數保守估計已超過13.5萬人,十七歲俄國少年掀起搶人大戰
- 上周的花旗事件,學到「千萬不能得罪創業家」
- 世界銀行剛推出公益社群遊戲Evoke便被批「白癡花招」,談新通路
- MumsNet十周年慶網聚竟邀到英國首相前來參加:一個不再單純的媽咪論壇案例
- 特稿:海綿寶寶可以改變的事
- 新站馬拉松No.12:運彩分析師的星光舞台-玩運彩 (www.playsport.cc)
- 電子書世代更可以自己出書,但不是每個自己出書都要靠電子書
- 從前做什麼事都為了Yahoo為了Google,現在做什麼事都為了Facebook?
- 現在還開部落格?Nowness.com為「LV」快速累積30萬訂閱戶
- Facebook二十萬人粉絲專頁秒殺1000包尿布,接下來?
- Panjiva之後,還有誰可以再做好政府資料的「重新詮釋」?
- 馬來西亞2人公司被facebook閃電併購,留下一團迷霧
- 給創意工作者:爵士和喜餅的關連!
- 微網誌竟然養出一套資料源源不絕的「請快來搶劫我吧.com」
- 你今天Flow了嗎?
- 三個關於公益的新點子
- Google近三個月劈啪「併聘」(acquhire)至少三間網路公司,對創業投資與創業家帶來的影響?
- 女童軍的社群行銷教戰手冊,包括詭異的「簡訊行銷」
- 自推:NET-MBA擴大為兩天全日課程,年後3月6日第一堂課(全日)歡迎報名
- 新站馬拉松No.11:MojoTaiwan旅遊生活家 (mojotaiwan.com.tw)
- 創業家的另類EQ
- 癌症女孩的5分鐘讀詩,最想告誡我們的一句話
- Google Buzz黏著Gmail幫你自動加入40個朋友,社群行銷本周再添一管道
- 特稿:Motorola重燃科技新貴穩重慎重之格調
- 在網路上,「副產品」更容易賺錢?
- Chatroulette再創「隨便配」的國際流量,還有哪種隨便配法?
- 有點習慣又有點不習慣的「鹹、甜轉換」(舊文摘錄)
- Facebook一個月出現兩場成功的「無名火」社群行銷案例
- 5歲小男生口述的暴力漫畫《Axe Cop》斧頭戰警,一個月爆紅!
- 百事可樂終於推出取代超級盃廣告的社群行銷計畫,「微轉換」(micro-conversion)才是多研究的重點
- 電話裡的聲音,為何有機會成為網路名人?
- 新站馬拉松No.10:JiaThis加網 (Jiathis.com)
- 「木馬屠城」戰略,這些創業家如何以小搏大?(五年前的舊文)
- 三個富翁的故事
- 愛爾蘭創業家用Linkedin在八天內對全球募到734萬台幣資金
- 「名片創業家」瘋狂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機會?
- 為何WakeMate忍痛大贈送,反而招來更大的民怨?
- 新站馬拉松No.9:ComeToBid來標網 (cometobid.com.tw)
- 如果說:購物小站StyleFeeder被時代集團買下,買的是資料而不是功能?
- 比爾蓋茲首上微網誌1天後就有24萬粉絲,淺析「老名人」在網路上的奇特優勢
- 敦煌網推出網商界第一個虛擬辦公室網站,巧妙的「蓋橋策略」
- 自推:Mr.6過年前facebook行銷報告會,於1/29(五)、1/30(六)各辦一場
- 達美樂的負評行銷
- 新站馬拉松No.8:商務男襪定期寄送Tapoint派特 (tapoint.com)
- Next Jump(下一跳)小螞蟻搏大象,超精準族群打開新廣告價值
- 「Sorry」讓人誤解這世界
- Nexus One憑一個Google新網址大膽「搶生意」,小網站還有哪些特殊商品可以倣效?
- Max vs. John:「做自己」的時代已經過了?
- 北韓牛仔褲Noko Jeans原是「網路牽的線」,談網路創業家跨國挖機會優勢
- 新站馬拉松No.7:立體的電子賀卡 (howdycard.com)
- 每天1美元小廣告 = 超級好用的便宜市調機器?
- M型社會之後的下一個錢窟:第35%、第65%(三五人、六五人)
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:
- Subscribe to Mr. 6 - 趨勢.創業.網路.生活 [expanded by feedex.net] using Google Reader
-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