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April 16, 2006

[轉錄] 對暢銷書《藍海策略》的另一種解釋

作者 TELENT (核四) 看板 AAAAAAAA
標題 [轉錄] 對暢銷書《藍海策略》的另一種解釋
時間 Thu Apr 13 08:15:19 2006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http://www.bnext.com.tw/mag/2005_10_01/2005_10_01_5015.html

在集體憂鬱中,嚮往藍海!──對暢銷書《藍海策略》的另一種解釋

財經世界的原創概念和發現,本來就很少,《藍海策略》的暢銷再次顯示:「如何說故事
」遠比「故事」本身還有影響力──現代社會真正渴望的,不是老師,而是心理醫生……
《數位時代雙週》 撰文=吳向前

印度文豪泰戈爾曾有句名言:「從一朵花,可看見天堂,由一粒沙,可發現世界」,對現
代人而言,不論是「花」或「沙」都稍嫌浪漫,但如果把這兩句話換個「標的物」,也許
我們滿可以肯定地說:「從一本『暢銷書』,可以理解半個社會。」
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,最近都被一本「碧海藍天」封皮的財經書所吸引,它的書名就叫︽
藍海策略——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︾(Blue Ocean Strategy: How to create
uncontested market space and make the competition irrelevant),原書英文本由哈
佛大學商學院出版社出版。二位作者金偉燦(W.Chan Kim)和莫伯尼(Ren Mauborgne
)曾是昔日的師徒檔,如今則都是全球當紅的歐洲管理學院(INSEAD)教授。
做翻譯書的出版人都明白:一個吸引人的「書名」,加上大有來歷的「卡司作者」和「出
版者」,是構成財經暢銷書的必要條件。果真,中文版《藍海策略》一上市,就衝上各大
書店暢銷書的排行龍頭;不僅是台灣,在九月底的美國亞馬遜書店總銷售排行上,它仍然
高居第一、二、三名,在財經類書上則是第二十一名,對一本在今年二月份出版的書而言
,能在一百萬本常態銷售量的排行中位列至此,可見它確實是受人歡迎的。
接下來,引人好奇的問題就來了:它,為何受歡迎?

從紅海到藍海

跟波特競爭優勢理論唱反調

從內容上看,它和所有暢銷的財經書一樣,都有個標準的工作模式——先定義出一個新鮮
的命題(或痛楚),既而抨擊舊有或經典的解決方案之不適用,再來則是提出一套新發明
的方案,並舉出「多采多姿」的實例故事(包含戲劇情節、行動方案與關鍵數字)以資證
明,最終則是蓋棺論定式地做出「不採取新方案,就只能坐以待斃」的警語,召喚讀者急
切購買。
《藍海策略》當然不例外。兩位作者先設定了一個動人心弦的前提:全世界的企業,目前
都身處在一個類似葛洛夫(英特爾老董事長)所言的「策略轉折點」(strategic
inflection point)上,一邊是「所有人對抗所有人」、殺價流血競爭的「紅海」市場,
一邊則是無人與你競爭、利潤幾近獨占的「藍海」市場,而這本書即是條列出可學習的步
驟和方法,幫助你由「紅海」過渡到輕鬆寫意的「藍海」。當然,貫穿全書的「紅海」概
念假想敵,就是八○年代末期由哈佛大學教授麥可.波特(Michael Porter)揭櫫,並被
全球管理學者引為經典的「策略競爭優勢」理論。在波特的原始想法裡,企業只要置身自
由市場,就不能免除競爭,企業所當為者,就是在五個策略分析點——「新加入者的威脅
」、「購買者(客戶)的議價力量」、「取代品(或服務)的威脅」、「供應商的議價力
量」及「現有競爭者之對抗態勢」上進行競爭,以取得市場優勢。
相應於殺戮處處的「波特/紅海」,「金偉燦.莫伯尼/藍海」的寂靜無聲、自在逍遙,
當然吸引人得多。而兩位作者確實也提出一套方法論,來說服讀者與觀眾「藍海不僅可嚮
往,還能前往」,這套方法是先由畫出企業的「策略草圖」和「價值曲線」開始——「策
略草圖」是一條由左向右開展的水平線,線下方是產業裡的成功關鍵要素(約莫有八至十
二項),接著在水平圖的縱軸上標上積分,企業可以把自己和競爭者的實力,於每個策略
草圖指標上標出得分點,把每一個點連結起來,就是「價值曲線」。比較自己和競爭者的
曲線後,企業另外得問自己「ERRC」四個問題,以得出「行動架構」,這四個問題分別是
:「消除」(Eliminate——產業內習以為常的因素,有哪些應予消除)、「降低」(
Reduce——哪些因素應降低到遠低於產業標準)、「提升」(Raise——哪些因素應提升
到遠超過產業標準)、「創造」(Create——哪些未提供的因素,應該被創造出來)。

並無創新概念

你看到的藍海並不存在

兩位作者以新型態的加拿大「太陽馬戲團」(Cirque du Soleil)舉例,說明這支不以動
物為主角的馬戲團企業,是如何「消除」了明星演員、動物表演,「降低」了趣味幽默、
刺激驚險,「提升」了獨特場地,「創造」了主題節目、雅致環境和藝術歌舞,進而在票
房上超越了傳統馬戲團之王「玲玲馬戲團」(Ringling Bros. & Barnum & Bailey)。
做了這些功課後,作者們又建議企業該採取另外四個策略原則(重建市場邊界、聚焦願景
、超越現有需求、正確訂定策略次序)和兩個策略執行要領(克服組織障礙、將執行納入
策略),接下來,你便可以搭起望遠鏡,一瞥眼前碧海藍天的真貌。
讀完一整本《藍海策略》,只花去我不到一個鐘頭的時間,相信這是它成為暢銷書的另一
個關鍵理由(「易讀」早已是出版業熟知的「藍海策略」了)。兩位作者沒有使用太複雜
的概念,例子故事雖然都是國外企業,但原理、原則也都不難懂。這讓我油然警覺:這本
書是不是僅僅把我們熟知的「企管常識」,用了一種新鮮的「隱喻」(metaphor)與學術
「行話」(jargon)語言,加以重新描述一遍而已。

藍海只是個夢

紅海變紅之前都是藍海

這種直覺並非空穴來風,不少企管學術界的教授氣急敗壞地評論這本書:「不過是換個『
說法』的差異化理論而已,哪能超越波特的原創性。」認真考究兩位作者的論點,你確實
也難分出,「藍海策略」和自彼得.杜拉克那本《創新與創業家精神》(一九八五年出版
)以降的成堆「創新理論」之間,到底有哪些根本上的不同,「創新理論」同樣也強調創
業家如何在組織內「部署知識和構想,為公司製造內生和成長」,《藍海策略》如果真有
什麼創新之處,恐怕也只是在「標題」、「引言」、「例子」、「圖表」的重新部署而已


如果說《藍海策略》的原創性十分可疑,另一個邏輯上的斷裂點卻更值得推敲:如果每家
企業都能擁有自己的「藍海」,那麼競爭的市場就根本不可能存在(先不問如果地球上全
都是獨占企業,為人類帶來的是較美好或是更恐怖的前景),這也不就意味著「藍海概念
」的終極,就是再也沒人需要「藍海策略」。把這推論反過來說,也許更容易理解:正因
世界上不可能有藍海,企業讀者才需要《藍海策略》。一位科技公司總經理就質疑:「當
所有的紅海變紅之前,不都是藍海嗎?」這提問可是一針見血——《藍海策略》並沒有成
功說服我們「如何獨占藍海?」,也就是波特所謂的「建立競爭壁壘」的策略。我們不妨
套個書中所舉的「帥奇」錶(Swatch)例子來做個後設註解:兩位作者指出,「帥奇」新
創了「設計錶」市場後,為這家瑞士錶廠創造了一片無人競爭的「藍海」,「藍海策略通
常能夠維持十至十五年,而不致於碰到具威脅力的挑戰」(頁:二七二),但他們還來不
及回答的是:有了「帥奇」開路,立刻吸引各類設計品牌投入「設計錶」的競爭,將這塊
原本看似「藍海」的市場剎那間變成「紅海」,如今的「帥奇」還是得回到波特描述的「
五力分析」表上,好好規劃它如何和Nike、Muji、Ikepod、Calvin Klein、Timex(掛上
諸如Guess、Timberland、Benetton等流行品牌)等製錶商進行廝殺競爭的紅海策略。由
此來看,《藍海策略》與其說是本財經企管書,毋寧卻更像是本《聖經》般的福音書,讓
人在俗祿塵世裡常保恩寵希望,如果你真要獲得救贖,那可是來世的事。

既然「行內人」對它疑問重重,那為何市場大眾卻給予空前迴響?

反應共同焦慮

社會集體救贖造成熱賣

也許我們可以這樣回答:一本暢銷書,未必會是一本具有「真知灼見」的好書(當然也未
必是本「壞書」),但這本書一定「領先地說出了社會上某一大群體人的集體心事」,是
當大家有著共同焦慮、共同飢渴,卻「無以名狀」之際,這本書領頭出來拋出一個「關鍵
概念」,啟動大規模的探索、發問和討論,所謂「暢銷」,不過是眾人共襄盛舉、集體解
決焦慮的社會行動,在一本書的銷售報表上結晶出來而已。這種集體救贖現象,在財經書
社群裡尤其明顯,我們不妨回想一下,一九九六年十月出版的《十倍速時代》,不正是回
應了當時全台灣社會對電子股莫名大漲的陌生好奇;二○○二年九月上市的《從A到A+》
,是否恰好地捕捉了大企業組織內對停滯成長的共同焦慮?

從這個角度看,《藍海策略》這本書最成功的一點,是兩位作者創造了「藍海」這個海闊
天空的隱喻,正面迎上了全球讀者對「全球化競爭」的集體緊張感,從台灣社會的特有生
態看,則是在代工製造業面對「低毛利殺戮競爭」、不斷進行精簡生產(lean
production)的管理壓縮之際,這個隱喻適時地提供所有工作者一道減壓、紓壓、乃至期
盼解壓的窗口。

考察原書所要傳達的概念意義,我們可以轉個念頭想:「火星」不是和「藍海」一樣,都
是一塊「無人競爭」的市場,但出版者為何不用《火星策略》來當書名?關鍵就在於「火
星」此一隱喻在人們心中產生的聯想,所鏈結的是「不毛之地」、「風險與冒險」、「困
難」等負向意象,而「藍海」則投射著「休閒」、「輕鬆」、「逃逸」、「喘口氣」等現
代都市人最渴望的浪漫情懷,「藍海策略」這一修辭,一舉解決(或撫慰)了台灣工作者
多項表裡生活困境,這才是它動員起社會購買力的深層理由。

財經世界的原創概念和發現,本來就很少,《藍海策略》的暢銷再次顯示:「如何說故事
」遠比「故事」本身還有影響力——現代社會真正渴望的,不是老師,而是心理醫生——
這是否是出版業的「藍海策略」呢……

No comments: